【NOD非肥胖糖尿病I型糖尿病模型NOD小鼠價格優惠】
糖尿病是一組以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作用不足所致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紊亂。糖尿病的慢性高血糖狀態與長期并發癥顯著相關,即眾多器官的損害,功能障礙和功能衰竭,特別是腎臟、眼、神經、心臟和血管。
據WHO2017年數據,全球約4.25億人患有糖尿病,20-79歲的成年人中8.8%患有糖尿病。中國預計的糖尿病患者超過1.1億人(WHO2017年數據)。 尋找合適的治療手段和機制研究離不開精準的動物模型,常用的糖尿病動物模型以哺乳動物為主,其中嚙齒鼠類使用量最大。
糖尿病分型為三種,分別是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90%)、妊娠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島β細胞功能衰竭所致,易發生糖尿病急性并發癥,如酮酸中毒;Ⅱ型糖尿病是一組發病機制僅部分獲知的復雜代謝紊亂,它包括不同程度的β細胞功能降低,周圍組織胰島素抵抗以及肝糖代謝異常。主要病理特征是胰島素分泌障礙和在肝臟,脂肪組織和骨骼肌中的胰島素抵抗,這些病理生理異常將導致葡萄糖代謝失衡,血糖升高。
1型糖尿病,又名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現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又叫青年發病型糖尿病,這是因為它常常在35歲以前發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是依賴胰島素治療的,也就是說病友從發病開始就需使用胰島素治療,并且終身使用。原因在于1型糖尿病由于自身免疫的損害造成胰島β細胞破壞,引起胰島素對對缺乏,呈現高血糖癥狀,即出現糖尿病。
NOD小鼠病理學研究標明大約在3-4周鼠齡時就有少量單核細胞浸潤胰島。4-5周齡開始出現胰島炎,隨后全胰島均被單核細胞浸潤,形成全胰島炎,進一步發展為胰島纖維化,萎縮。小鼠出現低胰島素和高血糖的癥狀,12-14周雌鼠可出現糖尿病癥狀而雄鼠較雌鼠稍遲。30周齡時糖尿病累計發病率雌雄分別為90~100%和40~60%。NOD小鼠發病后,呈現尿頻、多飲、高血糖、尿糖、高膽固醇血癥等生理生化特征。在幾周的時間內,血糖迅速升高,飲水量劇增,大量地排尿,體重迅速下降,在這個過程中,患鼠血糖呈先迅速上升,后逐步下降,但仍維持高于正常值的狀態,體重直線下降,最后昏迷而死亡。
該品系小鼠具有獨特的H2g7 單倍體( Kd,I-A g7,I-Enull, Db),該品系小鼠具有很多類似人類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特征,如:胰島淋巴細胞浸潤(胰島炎)與糖尿病有關;T細胞介導的胰島β細胞破壞,疾病由復雜的多基因控制,但受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MHC)上的一個或幾個基因的影響。
通過對該模型的研究,能更好地了解I型糖尿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特征以及預防和治療。
NOD小鼠生物學特性
通過病理學觀察發現,NOD小鼠自身免疫性胰島炎最早發生于4周齡,因而可能影響受孕率,導致早期發病小鼠不孕,發病較晚的小鼠受孕后平均初產天數、平均產仔數、平均離乳數、平均離乳率以及平均胎間隔都未受影響。對該晶系小鼠的選種,宜將離乳幼鼠均予保留,發現親代發病,則需及時交配。
NOD小鼠發病后,充分呈現該品系小鼠糖尿病的生理生化特征即:尿頻、多飲、高血糖的癥狀。在幾周的時間內,血糖迅速升高,飲水量劇增,大量地排尿,體重迅速下降,在這個過程中,患鼠血糖呈先迅速上升,后逐步下降,但仍維持高于正常值的狀態,體重直線下降,最后昏迷而死亡。
在適當的動物飼料飼喂下,雌性NOD小鼠6—7月齡時糖尿病發病率可達70%~80%。發病率與飼料有關。經121℃、30rain高壓蒸汽滅菌后飼喂,高壓蒸汽滅菌會破壞飼料的營養成份,尤其對蛋白質、脂肪、水溶性維生素的破壞較嚴重。在NOD小鼠離乳后分別給予高蛋白飲食(蛋白質含量55%)和低蛋白飲食(蛋白質含量15%)飼喂,發現高蛋白飲食組平均糖尿病發病時間(19.7土1.3d)較低蛋白飲食組(23.5~1.1d)兩者經檢驗差異顯著(P<0 .05)。
Ⅰ型糖尿病小鼠模型
NOD/ShiLtJ
應用:Ⅰ型糖尿病、高血糖、低胰島素血癥、傷口治愈不良、胰島移植研究
特點:4-5周出現胰島炎(與人類比較早),胰島周邊出現淋巴細胞,隨后大量白細胞(主要為CD4+及CD8+T細胞)進入整個胰島,最后β細胞功能衰竭,出現糖尿病癥狀;
雌性在12周左右胰腺胰島素下降明顯(雄性比雌性遲幾周),血糖水平上升到大于250mg/dl;在24-30周90%胰島β細胞被破壞,雌性更易發展為糖尿。90%),雄性為50%-60%;
NOD小鼠出現典型的糖尿病癥狀(高血糖、糖尿、多尿),對酮酸中毒抵抗性強,糖尿病發病后可存活2-4周,死于脫水而非酮酸中毒;
小鼠缺乏溶血補體,聽力嚴重受損,3月齡時已有嚴重的漸進性耳聾;
生活環境、健康狀況和飲食對基因外顯率會產生強烈影響,由于雌性癥狀產生較早 且發病率較高,因此應用更廣泛;
MHC單元型對NOD小鼠感染糖尿病起主要作用;
許多種細胞因子中的免疫缺陷和定向突變已回交到了NOD/ShiLtJ的近交系背景上。
C57BL/6-Ins2 Akita/J
應用:Ⅰ型糖尿病、非肥胖型糖尿病、胰島移植、高血糖、血內胰島素不足
特點:C57BL/6-Ins2Akita/J非肥胖糖尿病模型,無胰島炎;
攜帶人胰島素前體基因,雄性比雌性嚴重;
3-4周多飲、多尿,循序漸進的高胰島素血癥并最終發展為高血糖;
谷胱甘肽轉移酶在上皮細胞中表達水平上升,12周產生漸進性視網膜異常;
可用于外源胰島素的使用,用于移植實驗。
NOD.129S2(B6)-Casp1tm1Sesh Casp4del/LtJ
應用:Ⅰ型糖尿病、研究糖尿病導致的炎癥過程中IL1和IL18細胞因子的模型
特點:注入完全佐劑的剛斷奶的小鼠純合子和用小劑量鏈脲霉素治療的前期糖尿病年輕雌性,行為與對照鼠(野生型、雜合子或NOD/Lt)相似。
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
BKS.Cg-Dock7m +/+ Leprdb/J(瘦素受體缺乏)
應用:Ⅱ型糖尿病、高血糖、傷口治愈不良、胰島素抗藥性、糖尿病型肥胖
特點:BKS-db純合子在4周開始發胖貪食,兩周出現胰島素抵抗及高胰島素血癥,4-8周因β細胞障礙開始出現高血糖,3-4個月血糖高峰期,壽命為8-10個月;
純合突變小鼠貪食、煩躁、干渴且多尿。BKS背景下,疾病很嚴重而導致血糖不受控制的升高和生產胰島β細胞的胰島素嚴重枯竭。外源性胰島素無法控制血糖水平和葡萄糖異生酶活性的升高;
BKS-db雜合子的體重、血糖和血漿胰島素都正常,代謝效率提高并且能比對照小鼠活的更長。
B6.BKS(D)-Leprdb/J (瘦素受體缺乏)
應用:短暫性Ⅱ型糖尿病、糖尿病型肥胖、高胰島素血癥、傷口治愈不良、胰島素抗藥性、暫時性高血糖
特點:純合子小鼠在3至4周左右開始發胖,10-14天血漿胰島素水平開始上升,4至8周血糖水平開始上升;
患病小鼠貪食、煩躁、口渴、多尿。B6背景使它們在18至20個月的壽命中都存在胰島β細胞代償性增生和連續的高胰島素血癥;
db雜合子的體重、血糖和血漿胰島素都正常,代謝效率提高并且能比對照小鼠活得更長。
B6.Cg-Lepob/J(瘦素缺乏)
應用:短暫性Ⅱ型糖尿病、糖尿病型肥胖、高胰島素血癥、傷口治愈不良、胰島素抗藥性、暫時性高血糖
特點:B6背景ob/ob攝食多、低消耗,4周開始發胖,可達到正常野生型對照鼠體重的3倍;
3-4周出現高血糖,伴隨攝食多、胰島素抵抗及肥胖、暫時性高血糖,14-16周開始減弱;
BKS背景ob/ob,糖尿病表型嚴重并會致死;
給肥胖的純合子注射瘦素能明顯減輕體重,減少食物攝入,增加能量消耗,并且能夠恢復雄性生育能力。
C57BL/6J DIO
提供高脂飼料可引發高脂、高血糖、高胰素
應用:飲食導致的中度高血糖、飲食導致的高胰島素血癥、飲食導致的糖尿病型肥胖、飲食導致的Ⅱ型糖尿病
肥胖小鼠模型
肥胖往往先于糖尿病幾年、十幾年或二十幾年,重度肥胖者發生糖尿病幾率比正常體重者增加10倍,75%的Ⅱ型糖尿病誘因為肥胖,但不意味著所有肥胖者都會發展為糖尿病。
B6.129S7-Ldlrtm1Her
應用:動脈粥樣硬化、高膽固醇血癥;代謝研究、類脂物質的代謝等,還可飲食誘導肥胖伴糖尿病
特點:Ldlr突變純合小鼠血清膽固醇水平升高到200-400mg/dL,飼喂高脂飼料時,膽固醇可高達2000mg/dL以上,而正常小鼠血清膽固醇水平約為80-100mg/dL。
B6.129P2-Apoetm1Unc
應用:飲食誘導的非糖尿病型肥胖模型、高脂血癥、腦梗塞、AD
特點:APOE小鼠血漿膽固醇水平明顯上升,且不受年齡及性別影響;
3月齡在主動脈附近發現脂肪紋,這將對機體造成損害,這種損害會隨年齡增長和脂質減少而增加;
17月齡時小鼠腦內將出現脂瘤性纖維瘤,同時還有脂質小球和泡沫細胞;
對應激、學習與記憶受損、突出損傷都有反應。
B6.129S4-Itgamtm1
應用:成年型非糖尿病型肥胖
特點:在炎癥過程中,小鼠整合素αM表達缺失,中性粒細胞活化減少;
純合小鼠對大腦缺血敏感度降低,對泰素介導的基因表達應答降低。
B6;129S-Tnftm1Gkl
應用:非糖尿病型肥胖模型
特點:純合突變小鼠淋巴結和淋巴集結發育正常,小鼠外觀表型正常;
純合突變小鼠無脾B細胞濾泡,不能形成小結樹突細胞;
不肥胖的純合突變小鼠,其體重、附睪脂肪重量和體脂比都呈現中等程度下降。28周的突變雄鼠與野生對照鼠相比,胰島素、甘油三酯和瘦素水平更低;
用來誘導皮膚瘤的腫瘤壞死因子(TNF)缺失小鼠發生良性和惡性腫瘤明顯比野生型小鼠少;
結果表明TNF在脂質和葡萄糖代謝中有一定作用,但在誘導肥胖模型中并不能完全清除高血糖和血胰島素過高。